修伯
來到京都前就決定要安排一餐正統京料理,尚未出發前我們本來是屬意祇園丸山的,但日本友人特別為我們詢問京都的先輩池坊由紀小姐,她則推薦了台高台寺的「修伯」。既然有當地人且是由日本歷史最悠久的花道流派─池坊流的準掌門人所推薦的,我們當然欣然接受。
修伯的料理長是原本是學習法式料理的,但他將法式廚藝以細緻手法與傳統的京料理結合,走出獨幟清雅的新派京料理風格
修伯很小,狹長的空間僅能容納12位客人,採完全預約制。
午間套餐第一道:綜合野菜
京都因為水質和土壤優沃,所以栽培出各式品質優良蔬菜,不僅當地人愛戴,現在“京野菜”也發展成一個品牌,成為京都出產高品質蔬菜的代名詞。
這道菜裡包含了紅心大根、罕見的黑大根、桂瓜、萬願寺唐辛子、独活(類似韭黃)、一寸豆、山葵葉、菊芋、葉牛蒡…等等共約20種不同的當季野菜,每一種野菜可能都經過不同的處理調味,有的是生食薄片,有些是醋漬,有些經過油炸,讓每一款野菜發揮出自己最好的味道。
清麗而脫俗的前菜,吃得自己都優雅起來了
湯品:鱧葛叩き(狼牙鱔)/京都塚原野產竹子/鳴門若芽/木之芽
裝盛在典雅的黑漆器碗裡,是清潤而淳麗的高湯,以及肉質細緻柔軟無比的狼牙鱔,去骨之後在魚肉上細切刻花,熱湯澆淋後就會蜷曲成一朵花的形狀,搭上細嫩清脆京都塚原出產的竹筍,再喝一口湯,蔬菜的隱約甘甜和鱔魚的外放鮮美,透過高湯汁液的牽引,蔓延竄流在整個口腔裡。
生魚片:一是淡路產天然鯛;另一是長崎產甘鯛搭上淡味醬油。
天然鯛魚的魚肉比甘鯛更有彈性和需要咀嚼力,但它的甜味需要隨著咀嚼後才會漸漸釋放出來,相較甘鯛一咬味蕾即可以感覺到直接的甜味,天然鯛則內斂與多,但其尾韻卻悠長讓人迷戀不已。
三宝柑釜/水針魚/平らぎ貝/本ミル貝/飯蛸/土佐醋ゼリ
把柑橘挖空當作容器,最上方覆蓋著土佐醋果凍,一層一層往下品嚐,鮮美的章魚腳、貝類一個一個被挖掘出來,原來小小的橘子裡藏了這麼多寶物阿!
最後則是爽口的水針魚當作最後驚喜,而略酸的醋果凍襯托出海鮮的甜度。
長崎產燒鯖魚棒壽司
新鮮的鯖魚經過醃漬後提引出魚的甘味後,與醋壽司米壓製成的棒壽司,外層表皮再進一步驟炙燒,讓品嘗的過程中添入魚皮的焦燒香氣。
一邊咀嚼鯖魚的肥美油脂也隨之被帶出,恰到好處的醋飯份量,伴著鯖魚的油汁輕易地吃完了。
燒物: 長崎產サワラ味噌西京燒 肉じゃがトマト
サワラ漢字為鰆魚,從字義上不難分辨它是春旬的食材
用味噌、糖、酒醃漬入味的鰆魚簡單的燒烤,經過味噌淡麗的調味,讓當季鰆魚豐厚的魚肉和油脂更美味。
搭配鰆魚的是番茄馬鈴薯燉肉。
非常有趣的組合,不曾看過“馬鈴薯燉肉”這道日本國民家常菜出現在京料理裡,番茄中心挖空後放入馬鈴薯燉肉,再燒烤過,雖然味道上沒有特別令人驚艷,但番茄烹調得非常柔軟,可以輕鬆地用筷子就可夾開之餘。番茄外觀又保持整顆的完整性,這應該有其學問。
春旬真是吃竹筍的好季節,而京都塚原的竹筍被視為日本最好的竹筍,是春天京都的逸品
在這道菜裡,鱒魚和竹筍是兩大主角,分別拍點粉下過油炸後,一起放進高湯芡汁裡,兩塊竹筍間還夾著一塊鱒魚魚肉
帶些稠度的芡汁裹覆在食材上,使食材本身除了原身的鮮甜外,帶上高雅的鹹度,而鱒魚和竹筍各自保有鮮嫩和甜脆,我非常喜愛。
ご飯:鯛飯 滋賀縣湖北町產 夢ごこち
米飯選用夢ごこち品種,拌上鯛魚肉末,香氣十足。淡薄醬油染色的米飯和鮮美的鯛魚拌在一起,讓人食指大動
搭配上大根、昆布和山菜漬物
味噌湯
僅加入金針菇的味噌湯,使用赤味噌讓湯體味道較有厚度
甜點時間!
這裏的甜點像是法國餐廳一樣,有甜點車,雖然種類沒有玲瑯滿目,但這倒也是第一次在日本傳統的料亭有這樣的陣仗
可以選擇自己想吃的甜品,有和式和和洋混合的甜點,基本上甜點是可以吃到飽的,如果品嘗完了一品,還想嘗試另外一款,餐廳是非常樂意服務的
我想由紀小姐應該也是喜歡甜點的女性,才會推薦我們這家餐廳
栗子千層派:烤得帶著焦糖色的千層派皮,層層有著空氣感的派皮間擠上栗子奶油,和加入焦糖核桃,酥脆的口感和核果的敦實味道令人欣喜
大福
水果雞尾酒:基本上裡面並沒有酒的成分,加入了許多新鮮水果調製的冰鎮水果甜湯
最中
餅殼裡會夾入新鮮草莓和白豆沙餡
聖代:底層像是蕨餅的口感,放在草莓擠上ㄧ圈奶油後,再頂上一球冰淇淋
隱身在八重塔前坂道角落的「修伯」,遠離了喧鬧人來往去的主道,優雅靜謐的處在一處,優雅地用完餐後掀開暖簾
我們不當走馬看無花的觀光客,與日本友人繼續體驗深度京都文化之旅。
*修伯
*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区金園町392
*075-551-2711
文字/ Iris
攝影/ Bru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