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田製瓦工場 – 遇見京瓦職人
這趟來到京都,在朋友的帶路之下,我們有幸拜訪了幾位工藝家。
第一站來到的是「浅田製瓦工場」,在這裡拜見了僅存的京瓦職人-浅田晶久,以及在淺田大師身邊學習、傳承京瓦技藝的徒弟-阪田将揮
浅田製瓦工場有提供京瓦製作導覽、體驗行程(預約制),目前全程都是日文,但為了能將京瓦文化推廣讓更多人瞭解,他們正在研究用英文來介紹的可行性,好讓外國人也能參與,而這重責大任就在今天為我們介紹阪田将揮身上
京瓦只選用京都出產的粘土,並以手工製作,過程嚴謹,有著獨特的光澤,硬度也比工廠大量生產的產品強上許多。
產品主要提供寺廟、京町屋及其他建築所使用的屋瓦,其中也包含屋簷尾端的家紋、鬼面以及鐘馗等等
很有震憾力的鬼面
干支瓦
惠比須、大黑
狛犬「阿形」
在介紹過京瓦作品後,阪田先生接著為我們講解製瓦過程,從粘土的混合開始,接著是水份調整,成型、磨邊等等
透過機器壓製成型,接著在木製模具上進行修邊
不同建築的屋瓦會有不同設計、弧度,所以有各自對應的木製模具
乾燥中的屋瓦
加了不同的土,顏色就不同
家紋瓦
四神
這些都是在等著進窯
乾燥好的作品,最後再進到特別打造的窯裡燒製
燒製完成的鐘馗
接著是製作京瓦的體驗,阪田先生先用鍾馗的模來示範
模具分成兩半,分別填入粘土。看似簡單的步驟,卻一點也馬虎不得,每個細節、力道都會影響成品的外觀與結構強度
中間會留些空間,為的是在燒製過程中能均勻受熱
最後再將兩個模具合在一起,靜置一段時間後脫模
脫模修邊後,再經過乾燥就可以進窯去燒囉
與燒製後的成品比較一下,燒完會小很多
製作干支瓦的模具,也是我們今天體驗製作的項目
阪田先生再示範一次
製作過程挺有趣,只是很費指力,一個人完成兩片,也花了不少時間。
大夥拿著成品問阪田先生:我們做的如何,他笑著說不錯,但會再用手工幫我們調整、磨邊
當然,不可能在今天就進窯燒出成品,還得過一陣子。
很期待收到自己作品的那天,也希望再不久後,能讓更多朋友去瞭解與體驗京瓦的製作。
*浅田製瓦工場
*京都市伏見区舞台町5番地
*0120-00-6546
文字/ Bruce
攝影/ Bruce